首頁 > 設計雜談

2025-03-19

設計雜談 | 家的味道,從廚房與餐廳開始

|家的味道,從廚房與餐廳開始 
一個家的靈魂,藏在廚房裡。
無論是清晨的第一杯咖啡,還是夜晚圍坐在餐桌上的晚 餐時光,餐廳與廚房,承載著一家人最多的互動與溫度。而空間的設計,不僅影響著料理的動線與收納的便利性,更決定了家人之間的距離。
嘉義地區的住宅市場以透天為主,但近年三房兩廳的大樓需求上升,如何在這兩種不同格局下,設計出兼具機能與溫度的空間,是設計規劃的重要課題。
 
#透天住宅:空間大,動線更要順暢
 
透天住宅擁有較大坪數,但如果動線與機能沒有妥善規劃,空間可能變得零散,使用率降低。
 
1. 廚房設計:動線決定效率
透天的廚房常見三種格局:
I 型廚房(適合 4 米以下面寬):適合小家庭,但備餐與收納空間有限。
L 型廚房(5~7 米面寬):洗、切、煮動線流暢,是最符合透天需求的設計。
中島廚房(7 米以上面寬):讓廚房不只是料理區,更是家人互動的場域。
我們的數據顯示,使用中島廚房的家庭,餐桌的使用率比獨立餐廳高 30%,因為空間開放後,家人更容易自然交流。
 
2. 餐廳設計:開放式提高使用率
許多透天屋主發現,獨立餐廳的使用率低,反而會讓家人各自用餐、互動減少。相較之下,開放式餐廳的使用率提升 25%,原因在於:
空間通透,讓廚房、餐廳、客廳互相連結。
家人可以邊準備餐點邊互動,提高共享時光。
 
#大樓三房兩廳:坪數有限,機能最大化
三房兩廳的空間平均約 22~35 坪,其中廚房與餐廳的佔比僅 15~18%,如何讓有限空間發揮最大效能,是設計關鍵。
 
1. 廚房設計:提升收納與空間靈活度
小坪數廚房的設計策略:
玻璃隔間:半開放式設計讓視覺放大 30%,同時避免油煙問題。
垂直收納:吊櫃與層板能提升 30% 以上儲物量,解決收納困擾。
延伸式餐桌:可伸縮設計,讓空間靈活運用,坪效提升 25%。
 
2. 餐廳與客廳整合:創造多功能生活空間
近年新建案多採用 客餐廳合併設計,讓坪效增加 35%,同時提供靈活使用方式:
白天可作為工作、閱讀空間。
夜晚變身餐桌,滿足用餐與聚會需求。
這樣的設計,讓家人在有限的坪數內,仍能擁有豐富的互動場域。
 
好設計讓家的互動更自然發生
無論是透天或大樓,廚房與餐廳設計的核心 在於:
 
#動線順暢:確保料理與用餐過程流暢,提高使用便利性。
#收納充足:不同坪數有不同策略,確保空間乾淨整潔。
#互動自然:開放式設計能提升使用率,讓家人更常聚在一起。
 
我們一直相信,家的價值,不只是建材 、風格與格局的排列組合,而是那些每天都會發生的日常。當空間被妥善規劃,即使是小坪數,也能擁有溫暖、舒適的家;每一天的生活,都能變得更美好。
 
TOP